不论餐饮店规模大小,很多的餐饮从业者都会在店内设立1-2道的特价菜,在吸引食客的同时可以搭配其他菜品组合,促进其他菜品的销售。
但是很多店在设立特价菜的时候,只是单纯的为了设立而设立,在没有经过权衡和思考下打造的特价菜,不仅会降低食客群体内的口碑,还会让经营利润受到损失。
01特价菜应成为“招牌菜”
其实特价菜的本质是要与本店的客源目标、经营定位、特色菜品等相关属性链接,在决定选取什么菜品作为特价菜的时候,需要考量到什么菜品能够反映出店内的厨师水平和店内特色,让这道特价菜成为店内的营销利器。
举个例子,比如一家连锁的海鲜类精品快餐店,店内推出了一道“川味辣子鸡”作为特价菜,即使这道菜的价格定位只需要5元,也未必能够打动食客,因为这道菜本身的目标群体和门店的目标群体就是大相径庭,更别说会有冲着海鲜的食客为这道辣子鸡买单,这样的特价菜推出,结果往往是惨淡收场,还会影响食客口碑。
02生意越好越该推特价菜
还有一种情况就是,平常生意相对冷清的门店,想用特价菜来吸引往来客人,在门口挂上显眼的“XXX特惠价”,结果却是来往觅食的客人看了一眼就走了,进门的人寥寥无几,甚至没有。
这是为什么?是因为陌生食客都默认这家门店生意不好,甚至要做不下去了,像商场和超市一样在搞清仓促销,因为大部分的食客心里有时候想的是“买涨不买落”,而作为商家有时候“让利当在有客时”阿德方式也会好过这样的促销。
一个餐饮店在生意红火的时候做的特价菜、做的促销效果会好过生意低迷时做的效果,所以千万不要在生意不行的时候才想起要做特价菜,不要在没有客人的时候才想起促销,那样已经是为时已晚,只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。
03赋予特价菜内涵
尽管特价菜总是以低价为特征,但在特殊时机、特殊节日,赋予较高的文化内涵与吉祥祝愿,特价菜依然可以高价出售,这种逆向思维有时能收到特别的效果。比如一家餐厅的菜品“板栗烧粽子”很受顾客欢迎,这道菜也是这家店长期的特价菜,原价16元,特价销售8元。当端午节快到来的时候,这家店反而一改常态,按原价销售,但点这道菜的顾客仍然络绎不绝。这就是特殊含义、节日带来的特殊效果。
04利用好特价标签
特价标签要标出原来的价格和现在的特价,以方便顾客比较两种价格,有效突出“特价”,还可以写“特惠”字样,以增强顾客价格敏感度。比如可以制作特价POP。特价POP不要用花哨的形式。特价促销时必须使用“特别价格标示”,内容应包括“原价格”、“新价格”、“特价幅度”、“起止日期”等信息。最重要的是必须让顾客能一目了然,一看就知道减价了多少,“一看即知”是特价pop的基本要求。
—— 部分图片、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